前日基隆碧砂漁港附近房屋滑動、巨石崩落,以及先前的國道3號汐止段順向坡滑動,921集集烈震、日本311地震、88風災,乃至中國汶川、海地地震等,環境變遷中大自然力量對人類造成之傷害,在在都提醒國人必須高度重視並掌握國土地質環境之資訊,並應有效教導民眾主動瞭解地質資料,以重視地質環境對人身之影響,並營造國家土地利用永續經營乃係全民之責任。
地質資料是國家建設、資源開發、國土規劃及永續利用等不可或缺的基本資料。以往地質資料做為礦產資源開發、農業、交通、土木、水利、社區開發等各方面之參考,經國道走山事件發生後,全民皆瞭解地質資料已非僅止專業或土地開發之用,並且全民催生「地質法」以保家園,地質資料之取得、認知與瞭解,儼然已成全民運動。民眾有知的權利,民眾要瞭解更多自身之居住環境品質,而政府歷年來亦也努力推動各項地質調查業務,所獲大量之調查研究成果也適逢其時,進行雲端化,以增進地質資訊之傳遞效率,透過政府服務DNA核心理念,包括D(Device,設備)發展可攜式行動裝置上之服務、N(Network,網路)因應無線寬頻網路應用發展便捷服務、以及A(Application,應用)發展更貼進民眾需求之創新服務,主動推播並普及至民眾唾手可得,以彰顯政府對民眾服務之用心與努力。
中央地質調查所多年來努力推動各項地質調查業務,並獲取大量之調查資料與研究成果,近年來更在資料組同仁努力下,陸續完成地質資料整合查詢系統以及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,有效整合所產製之地質資料成果,包括活動斷層、地質鑽探、順向坡、礦物岩石以及其他主題性地質圖資等。今年在配合「第4階段電子化政府」,搭配雲端應用技術,有效落實培養本土產業技術,自行研發地質資料展示平台,將地質資料重新回歸地質的基本意義,採用基本資料型態,儲存於強大優質的資料庫媒體,藉由民眾可輕易取得之瀏覽工具與介面,整合平面與立體的圖像;並透過免費之地靈靈APP與地質雲端桌面平台,提供民眾快速下載安裝應用服務,除了傳統的平面資料瀏覽,更可配合地形資料與工程地質探勘資料,快速、清楚的表達出台灣地表、地下等整體地質的面貌。
中央地質調查配合本年度資訊月展出的主要項目有三項:地質雲端桌面、地靈靈APP、工程地質探勘資料,「地靈靈APP-台灣地質查詢便民服務」更榮獲102年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獎,讓民眾體驗到最便利的地質資訊隨身服務。這些成果都是架構在雲端計算平台之上的整合應用,透過它們可以讓地質資訊更具親和力、更貼近民眾,滿足民眾知的權利,也藉此提升民眾生活品質,全面展現出地質資訊的全新風貌。
新聞聯絡人:邵屏華
聯絡電話:0958-832-188